一、地理与历史沿革
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,地处东经80°29′、北纬44°14′,以霍尔果斯河为中哈边界线,是中国最西端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。其名源于蒙古语“驼队经过的地方”或哈萨克语“积累财富的地方”,隋唐时期即为古丝绸之路北道重要驿站,1881年《中俄伊犁条约》签订后正式成为通商口岸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开放,1992年获准向第三国开放,2012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封关运营,成为全球首个跨境自贸区。
二、战略地位与功能布局
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核心节点,霍尔果斯集公路、铁路、管道、航空、光缆、邮件“六位一体”,是中国西北地区通关历史最长、综合运量最大的综合性口岸:
交通枢纽: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378公里,经双西公路(中国-哈萨克斯坦-俄罗斯)贯通后,至阿拉木图车程缩短约2小时。
开放平台:中哈合作中心总面积5.6平方公里(中方占3.43平方公里),实现“一区两国、免税购物、免签跨境”,日均查验旅客超3700人次(2024年数据)。
智慧通关:推行24小时货运通关及自驾出口商品车“一扫即过”模式,出口车辆单日峰值超1300辆(2024年)。
三、经济贡献与贸易动态
口岸贸易规模持续领跑新疆,呈现多元化特点:
货运数据
2024年进出口货运量1208.4万吨,中欧班列开行8730列,均创历史新高;
2025年一季度通行班列2375列,过货量333.6万吨。
核心商品
出口:以商品车为支柱,2024年上半年出口7.5万辆(同比+77.6%),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0%;
进口:中亚农产品快速增长,2025年1-5月进口额72.2亿元(同比+63.5%),含粮油、蜂蜜等。
创新模式
“摆渡人”机制(司机自驾商品车出境)2024年节约成本1.5亿元,带动就业9000万元。
四、文化旅游与社会价值
国门景区:324号界碑、老国门遗址及免税购物区吸引游客体验“一脚跨两国”,2024年出入境旅客137万人次(同比+90%);
文化符号:口岸流传“金骆驼诅咒”“界碑白杨树”等丝路传说,融合戍边精神与现代商贸文化。
展望
依托中吉乌铁路规划及TIR国际运输系统,霍尔果斯正升级为6车道智能口岸,加速建设面向中亚的农产品集散枢纽与欧亚贸易走廊。
徐州亚特物流有限公司,专业从事中亚地区陆运物流。 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和资源,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时交付。期待与您的合作!
Copyright © 2022-2032 徐州亚特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江苏省邳州市长江路中汇广场1号楼 备案号: 网站地图